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每當天氣一冷,小孩關節、頭皮耳朵上的皮膚,總是會紅紅的、乾乾的,隨時都有可能抓到破皮流血。但反過來天氣熱,濕疹問題、異位性皮膚炎問題、蚊蟲叮咬問題卻也是令人難解。
孩童搔癢可以怎麼辦?心疼的家長第一時間總是會想到「擦藥」、「擦凡士林」、「用薄荷棒」、「用抗組織胺」,但「類固醇藥膏可以天天擦嗎?」、「寶寶年紀太小不能用薄荷、擔心成分有酒精怎麼辦?」。
身為藥師,我遇過許多家長因為「怕類固醇」導致孩子的皮膚炎拖太久,也遇過「擦太多類固醇」導致皮膚變薄、反覆發炎的案例。那麼,藥膏到底能不能用?不想用的話,還有什麼更安全的替代方案?
這篇文章,減藥藥師胡廷岳,將給你3大「治本止癢」的減藥選擇!
類固醇藥膏有效,但這樣擦會有副作用!
類固醇是最強的「消炎滅火器」,可以迅速減少皮膚紅腫、搔癢的問題。但它畢竟不是「日常保養品」!濫用類固醇,可能讓皮膚變得越來越敏感、變薄,甚至出現「反彈效應」,停藥後發炎更嚴重。
正確使用方式:
✅ 依醫師指示短期使用,不建議連續使用超過 7 天,否則皮膚會「薄到看見血管」。如果超過 7 天仍未改善,應該回診換藥、或修正治療方向。
✅ 只擦發炎部位,不要全臉或大面積塗抹,這會讓「吸收劑量過高」。
✅ 異位性皮膚炎等慢性皮膚疾病,可以搭配「冰敷」「止癢保濕油膏」減少每日藥物使用次數。
✅ 12歲以下幼童,建議使用弱效一點的類固醇(請諮詢醫師)。
✅ 藥膏必須避開眼周、私密處、腋下肌膚,這些地方吸收快,副作用風險會變高。
✅ 逐漸減量,不要突然停藥,避免皮膚出現更嚴重的「類固醇反彈」發炎反應。
PS:關於「類固醇反彈」發炎反應,你可以參考另一篇文章:「類固醇反彈」害慘皮膚!5種「乾燥肌止癢」取代建議
不含類固醇的止癢方法?其實很簡單。除了類固醇、抗組織胺藥膏、與孩童不能用的薄荷精油之外,還有許多更溫和、甚至連 3 歲以下孩子都適合的止癢方式:
這些「非類固醇止癢方法」很安全:
✅ 止癢保濕油膏:油膏能迅速減少皮膚因乾燥所導致的搔癢問題。而且,油膏所附加的保濕功能,還能幫助搔癢皮膚修復、避免傷口癒合過程中「更加搔癢的問題」。
✅ 氧化鋅軟膏:是醫院、診所常見的「非藥物型」止癢選擇。十分適合尿布疹、濕疹等等「因悶熱造成的搔癢問題」。氧化鋅具有防水性,能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,防止尿液、汗水、口水等刺激物直接接觸皮膚,減少搔癢與發炎機會。輕薄塗抹即可。
✅ 用保冰袋冰敷:適合蚊蟲叮咬、傷口癒合過渡期的急性發炎等局部紅腫、發熱問題。因此,每次買蛋糕附贈的保冰袋,用完記得留下來嘿!
這些「居家改善方法」可以治本減少兒童皮膚炎發生:
✅ 除濕機維持60%左右的濕度,不讓空氣太濕造成濕疹,也不讓太乾卻造成搔癢問題。
✅ 沐浴時,選擇溫和的沐浴用品、適當的水溫。若心有餘力,洗完澡後也可以適當擦拭「無化學香料」的保濕乳液、天然香氣乳液。
✅ 避免過熱、悶熱環境。例如:玩耍後可以準備手帕、換洗衣物,並將大關節處的汗水擦拭乾燥、乾淨。保持室內通風。
減藥藥師:從居家環境做起,減少皮膚發炎機率
與其擔心「類固醇藥膏擦久了會怎樣」,但其實,錯誤的使用方式,才會讓皮膚變差。
減藥藥師建議:
如果孩童、寶寶的皮膚只是輕微乾癢、紅腫,可以先試試天然止癢油膏、氧化鋅藥膏、冰敷,這些更溫和的選擇。
如果紅腫嚴重,或者搔癢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孩子睡眠、抓破皮膚感染等問題,就應該短期使用類固醇+抗生素,不要拖延。
使用類固醇時,別忘了只能短期使用、不要大面積使用、避開眼周等等「防止副作用」細節。
最重要的是,皮膚炎不能只靠擦藥,日常保濕、生活中避免發炎才是最好的預防方法!
你的孩子也有皮膚問題嗎?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經驗,一起在生活之中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減藥方案!
每購買一組
「減藥夥伴每日修護組」、「減藥夥伴隨身修護組」
奇蹟莊園捐贈商品利潤
支持減藥藥師 胡廷岳
公益講座